休闲

当年汶川救灾,空降兵15勇士的惊天一跳,为何至今都说难度极高?

字号+ 作者:八坂梦媛网 来源:热点 2025-02-25 23:35:14 我要评论(0)

《军武次位面》作者:军武菌“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灾情就是命令,灾区的老百姓在期盼着我们!”说完这句话,李振波大校带头第一个从4999米高空跳出运输机,身后的14名空降兵跟着跳出机舱,迅

《军武次位面》作者 :军武菌“同志们,当年度极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汶川时候到了,灾情就是救灾惊天今都命令 ,灾区的空降老百姓在期盼着我们!”说完这句话,兵勇李振波大校带头第一个从4999米高空跳出运输机 ,士的说难身后的何至14名空降兵跟着跳出机舱,迅速飞向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当年度极地震灾区 。后来 ,汶川他们被称为汶川地震“空降兵十五勇士”。救灾惊天今都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至今已经过去15年 ,空降但人们依旧对当时的兵勇那场无气象资料 、无地面标识  、士的说难无指挥引导的何至高空伞降难以忘怀 。在不熟悉军事的当年度极人看来 ,高空跳伞嘛  ,不就是比平时跳伞高一点 ,民间也有跳伞体验项目,蹦出机舱自己降落不就行了 ?实际上高空伞降并非如此简单,4000米以上的高空伞降和常规训练的伞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对于全世界的顶尖特种兵来说都是极具考验的任务,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死亡事故。更何况还是“三无”条件下的地震灾区。这种“三无”高空伞降难度到底有多高?今天军武菌就好好跟大家聊一下  。先说什么是三无。1944年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前半小时 ,一支26架运输机组成的先头部队已经在诺曼底悄悄空降,每架运输机上载有13名伞兵 ,他们是空降部队的地面引导员,俗称“开路人”,任务是提前到达预定着陆点,安放导航仪  ,并用灯光和引号弹为后续大部队标记空降区域 ,引导飞行员和伞兵降落在正确地点。这26组引导员有两组被德军消灭  ,1组偏离目标 ,其余各组都完成了引导任务 。但是就是因为这两组引导员被歼灭  ,导致508团和505团错误的降落在沼泽里,造就了一场血腥的战斗“拉菲雷公路战役”。由此可见地面标识和地面引导对于空降部队的重要性。▲《使命召唤1》第一关就是让你为伞兵部队进行地面引导另外 ,盟军在制定诺曼底登陆前 ,查阅研究了大量历史气象和水文资料 ,经过精挑细选 ,盟军指挥部将行动时间确定在6月5日前后三天 ,太阳“微照”(指太阳处于地平线12度时)以后约40分钟为最佳时机。此时诺曼底海滩处于低潮,夜间月亮光线较好,如果错过时机就要再等半个月 。但是汶川地震后与外界失去联系 ,几十万群众生死未卜,时间就是生命,灾区的老百姓可等不及慢慢研究 ,必须马上出发 。▲李振波面对这种高难度高危险任务 ,空降兵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振波,李振波先后担任过伞训骨干、空降引导队队长、空降空投处处长,拥有2000多次空降经历,是三无空降经验最丰富的人。当时已经48岁的李振波正担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长 ,不属于战斗序列。部队希望他能提供技术保障 ,与飞行员挑选跳伞时机。但李振波到场后便主动请缨 :我是党员 ,让我带着引导分队先跳下去,给后面的同志做好示范,把“三无”变成“三有” 。5月13日清晨,空降分队乘坐伊尔-76运输机飞到灾区5000米上空  ,空降兵们因为高空缺氧头昏脑涨,机舱开始减压准备跳伞,此时舱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没能打开 ,由于高空寒冷舱门结冰被冻住了,最终运输机被迫选择返航。第一次空降失败了。这就不得不再说一下高空空降的难度 。▲美军高空空降,装备比较齐全,当时的解放军还达不到这个标准5000米高空跳伞不是我军首创 ,外军特种部队也有高空跳伞  ,但是外军的高空跳伞需要在跳伞前准备好目的地气象资料,规划好地面标识 ,空中或地面有对于的指挥引导 ,而且要求地面平整 ,空域干净,空中没有杂流 。但是空降兵15勇士从接到命令到组织部队再到准备伞降其实只有不到24小时  ,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 、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实施伞降,而且还是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在世界军事航空史上前所未有 ,每个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军武菌的同事吴鑫磊曾经是法国外籍兵团伞兵团GCP伞降突击队的特种兵,属于T-2级别特种部队  。他有过500多次跳伞经验 ,其中就包括4个月的高空跳伞训练 。▲吴鑫磊和战友高空跳伞的瞬间他在出版的书中就有详细讲述和汶川非常相似的恶劣环境的高空伞降  :“从4000米高空跳出来 ,很冷  ,我们都戴着头盔、眼镜 、手套、围脖、护脸 。因为装备沉重 ,每秒下落速度大概在40-60米  ,相对风非常强劲,我经常看到眼镜在气流下出现细线一样的长毛,开伞瞬间就会消失.......雨天禁止跳伞,因为会被雷击,有时天在下小雨  ,云层有很多细碎的裂缝或小洞 ,我们管它叫窗口 ,训练就是通过窗口从空中跳到地面,进到云里瞬间光线变暗,身体会感觉湿冷 ,接着就是噼里啪啦的响 ,水珠打在脸上感觉很疼。有云层的情况下,是看不到地面的 ,我们需要按照胸口上的GPS和罗盘指示操作降落方向.......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问题 ,经常发生事故,我有一次也遇到了打不开伞的情况.......”当时汶川跳伞的情况远比这还要恶劣 ,汶川平均海拔2729米,最高6250米 ,最低780米 ,地形结构复杂,经过大地震后,这一带水文气象和地质地貌已经完全变形 ,而且伞降高度一下有雨,是空降大忌。李振波考虑应对恶劣天气,将圆伞换成翼伞 ,翼伞是长方形的,可以滑行降落 ,操控更灵活 ,现场100名空降兵中有22人跳过翼伞 。5月14日,在灾情发生一天半之后 ,指挥部经过慎重决策 ,在100名空降兵中选出15名经验更丰富 、跳过翼伞的空降兵准备实施伞降作业 ,15名空降兵均留下了遗书  ,然后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征程 。5月14日11时30分,运输机抵达茂县上空 ,将近5000米高空依旧是云层密布,盘旋数次即将再次无功而返时 ,在云层之间 ,突然出现了一道极窄的狭缝 ,李振波当机立断  ,回身对队员们大声喊道:“跟着我!”然后跃出机舱,身后14名队员分成两组先后跳下 ,每组都有两个引导兵和两个通讯兵,如果第一组出现重大伤亡 ,第二组跟上 ,确保足够的人手完成任务。因为没有地面引导 ,只能在到距离地面3500米的高度再开伞 ,所以15名空降兵在降落伞没有打开的情况下 ,自由落体了1000多米 。刺骨的寒风 ,身边一闪即逝的环境 ,空降兵需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达到3000米开伞高度后,李振波和另一名空降兵的主伞发生故障无法打开 ,只得打开备份伞完成伞降  。落地时 ,由于地形复杂,空降兵殷远被挂在树上 ,李振波撞在树上大腿被树枝刺穿 ,另一名空降兵雷志胜右腿撞到了石头,好在所有人都有惊无险 ,5月14日12时25分  ,地震发生46小时候,他们作为第一批救援力量跳进了“孤岛”茂县 。地面上 ,正处于绝望的灾区老百姓卡到天空中绽放出一朵朵伞花,才重新燃起希望 ,村民们全都从到空降兵面前“解放军来啦 !我们有救了 !”也许会有人提问说既然空降难度这么大为什么不采用直升机进行机降呢。事实上当时早就派遣了直升机前去救援,但是空中路线被暴雨和浓雾阻断,地面上也没有引导员 ,直升机6次试图着陆都未能成功 。一直到空降15勇士抵达后,才成功开辟出机降区域 ,引导降落。我国适合在茂县这种高海拔地区使用的直升机只有在上个世纪进口的20余架民用版黑鹰直升机 ,而在灾区并没有任何可以提供直升机飞行的水文气象资料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入会极为危险。在5月31日的抢险救灾之中,成都军区某陆航团734机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遭遇天气突变不幸坠毁,机上5人全部牺牲  ,机长是大校军衔的特级飞行员邱光华。李振波等15人空降震中后的7个昼夜里,他们翻越了4座海拔3000多米高的山峰,徒步220公里,在7个乡、55个村庄侦察灾情  ,上报重要灾情30多批次 。此外,他们还在茂县、汶川沿途开辟机降场6个,引导机降、空投20多架次。其中 ,在汶川开辟的首个机降场,为震中地区输送了大量救援物资;在茂县牟托村开设的空投、机降点 ,解决了附近至少10万灾民和伤病员的困境 。▲如今我军高空伞降的装备已经十分齐全十五年过去 ,这15勇士有些还留在部队  ,有些已经退役 ,但是他们十五年前惊天一跳的英勇故事还在口口相传.......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原创            破了记录,文班亚马未来可期,霍华德这话到位,马刺不会培养状元

    原创 破了记录,文班亚马未来可期,霍华德这话到位,马刺不会培养状元

    2025-02-25 23:12

  • 永世不追高的怪异目的

    永世不追高的怪异目的

    2025-02-25 22:23

  • 成都混合总体天下杯国乒取患上四连胜 樊振东回应打出“仙人球”

    成都混合总体天下杯国乒取患上四连胜 樊振东回应打出“仙人球”

    2025-02-25 21:57

  • 杨瀚森离NBA又近一步!开拓者球探走后,乔帅发话、姚明正式表态

    杨瀚森离NBA又近一步!开拓者球探走后,乔帅发话、姚明正式表态

    2025-02-25 21:09

网友点评